美国再“退群”
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
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19日宣布,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。分析人士认为,美国此次“退群”出于多重考虑。这一决定是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的最新体现,表明美国正在孤立主义的道路上愈行愈远。
再次“退群”
黑莉在美国国务院对媒体说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存在“长期偏见”。她说,自今年年初以来,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通过5个反以色列决议,这种“不合比例的关注”与“毫无休止的敌对态度”体现了对以色列的“政治偏见”。
在场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支持这一说法,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“无法有效保护人权”。
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·侯赛因对美国的这一决定表示失望。欧盟发表声明说,美国的这一举措有损其长久以来自诩的“世界民主旗手”形象。欧盟还在声明中重申了对人权理事会有效运作的支持。
多重考虑
分析人士指出,美国此次“退群”并不令人意外。除替以色列“打抱不平”这个公开理由外,美国“退群”还有以下深层次原因。
首先,美国在人权理事会不能再为所欲为,对该机构的不满日益增加。美国曾经指责人权理事会已成为“政治游戏、虚伪和逃避责任的场所”“政治操纵场所”。
其次,此次“退群”与特朗普政府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上面临的人权指责也不无关系。据美国政府15日公布的数据,在截至5月底的短短一个半月内,美执法人员将近2000名移民儿童强行与父母分离,理由是这些父母涉嫌非法移民。美国政府这一举措饱受诟病,被批无视儿童权益。
第三,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大力推行“美国优先”政策,与崇尚多边主义的联合国一直格格不入。
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19日电
新闻+
俄已申请成为人权理事会成员国
另据报道,在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后,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0日表示,俄罗斯已经申请成为人权理事会成员国。
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第一秘书斯特若夫斯基表示,俄罗斯想继续在人权理事会开展有效工作,在人权领域保持平等对话与合作,为此申请成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。
第71届联合国大会于2016年10月改选人权理事会14个成员,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。俄罗斯当时获得112票,以2票之差败于克罗地亚,未能连任人权理事会成员。
美国退的“群”
2017年1月 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
2017年6月 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《巴黎协定》
2017年10月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
2018年5月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
2018年6月 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
新闻推荐
